欢迎访问通辽市工商业联合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乘势而上:通辽打造非公经济发展光明坦途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5-21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非公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的政策机遇,鼓舞着通辽上下促进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通辽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鼓励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细化和配套相关的政策措施,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为通辽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打造光明坦途。全市各地积极深化细化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路上激情澎湃……

着力发展正当时——政策机遇为非公经济提供发展契机

“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经济的潜力挖掘出来,降低准入门槛、出台优惠政策、创优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强调。

2012年,通辽市非公经济增速达15.8%,高出GDP增速2.7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通辽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关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全力推动非公经济跨越发展。”——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委书记杜梓在全市非公经济座谈会上指出。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强调“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出台了《促进全区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通辽市紧随其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通辽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创业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决定》、《通辽促进非公经济发展2013年行动计划》和《通辽推进非公经济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及措施。

“出台一个文件、形成一项制度、创造一个环境”,各部门单位、各旗县市区深入推动实施“三个一”工程。政府首先从促进非公企业发展的最基本要素着手,在政策层面放宽非公企业参与全市经济活动的准入门槛。实行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的“全民准入”注册登记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小型微型企业出资的条件和时限,实行“零首付准入”制度,并放宽经营场所的登记条件和经营范围。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市场主体数量达12.79万户,增长17.03%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推进非公经济领导小组,先后建立完善了《市政府领导联系非公企业制度》、《市政府非公经济工作月调度制度》、《市政府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督查工作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非公经济发展调度会,29家推进非公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非公企业负责人参加,通报非公经济发展情况,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市非公经济发展问题领导小组先后3次赴9个旗县市区调研,实地走访90多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非公企业,与近300名当地非公企业家和部门负责人深入座谈,落实扶持非公企业发展基金5200万元,现场解决近30家企业的实际困难。

打造平台强基础——多重平台为非公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金融平台,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加强企业运行监控,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扶持力度,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中小企业各类扶持资金,每年争取资金3000万元以上。加快发展金融业主体,市旗两级财政出资搭建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平台。今年,通辽市各旗县市区共帮助非公企业融资205亿元。

打造园区平台,提升非公经济发展空间。

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是非公经济发展的平台。突出抓好南北两大经济增长极和15个专业园区建设,各旗县市区在现有基础上,高标准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招商和产业发展水平,通过优先供应、优先保障非公企业建设用地,取消园区内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制定相关产业集群政策,鼓励、吸引非公企业向园区聚集,催生一批主导作用明显、掌握核心技术、产业链长、税收好的非公企业。今年,全市15个旗县级工业园区计划入驻企业突破1000户,力争8个重点园区产值均超百亿元!这意味着通辽市将形成15个集工业设施、高科技应用、研究机构等于一体的产业聚落!

打造服务平台,为非公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优化企业成长环境,加大财税、土地供给、人力资源支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对有条件上市的企业跟踪服务,按照企业股改完成、企业引进风险投资基金、企业与保荐机构签订保荐协议、完成上市辅导并通过自治区证监局验收、企业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并受理等五个步骤,每次奖励100-200万元。加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服务平台建设,各旗县市区均搭建了创业基地和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办理公示、服务承诺等制度,提高办事效率。成立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和全国第一家商会主导型的仲裁委员会,营造非公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经济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转型提质促升级——创新驱动为非公经济迈向高端助力

通辽市积极推进企业以多种方式挂靠大企业、大集团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自建研发中心,通过博士、院士工作站有效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通过创新驱动促使非公经济迈向高端。

“政府对科技创新等项目的支持,对企业转型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研发、转化、应用和推广,走产学研协调发展的道路,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内蒙古清谷新禾有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建国深有感触。近年来,该公司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集有机、绿色农产品种植、精深加工、内外贸易、植物提取、项目研发于一体的集团化高新技术企业。

该企业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校合作,研究开发的荞麦系列面粉、荞麦胚芽油、荞麦茶和苦荞风味食品已投放市场,企业共获得荞麦提取“芦叮”、“黄酮”等4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并率先在荞麦精深加工领域制定了40余项标准。

市委、市政府鼓励支持非公企业加强与科研单位交流合作,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研发体系,在京津等研发力量比较强的地区,探索建立和联办科研中心、技术实验室,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在谷道粮原公司食品质量检测研发中心,10多位科研人员正在对一个新研发产品进行微量元素测定。据了解,该企业具备农产品定量、定性分析这一专业化检测技术,可实现对原粮、油料、植物油质量指标的全项目检验,对粮食卫生指标、饲料、农田土壤、水质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检验检测项目可达200余项。目前,该企业仍在不断提高农产品检测能力,积极推进总投资2.4亿元的年产5万吨油料加工等项目,其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建成后,将面向社会提供精细检测服务。

谷道粮原公司董事长董建平介绍说,目前公司已成为集有机绿色农产品种植、精深加工、内外贸易、项目研发、检验检测、技术咨询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

支持非公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引进创新相结合,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非公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向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方向发展。

强化特色抓优势——特色优势彰显非公经济高雅气质

没有优势就没有发展的根基,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的前景。

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车间无菌净化装修、调试设备安装工作已经结束,配套辅助工程的前期工作也相继完成。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安置就业400人。新厂区建成后将对提升通辽市蒙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通辽市蒙药产业发展的大框架起到积极作用。

通辽市委、市政府以特色产业“破题非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产业延伸、升级和多元,着力发展玉米生物、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十大特色产业,玉米生物科技、高技术煤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农牧业资源优势突出。2012年,全市粮食产量首次突破200亿斤,实现了“九连增”;肉牛存栏达228万头,畜牧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今年,通辽市又出台肉牛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全力推进这一特色产业发展。目前,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93家,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龙头企业及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32万农牧户增收,占农牧户总数的64%,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的人均收入增加到5238元。

余粮畜业、岳泰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金锣食品公司被认定为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围绕粮食、畜牧等优势资源,通辽市重点培育了肉牛、荞麦、红干椒、麦饭石等特色产业品牌。

全市非公企业拥有知名商标64个、自治区著名商标47个、全国驰名商标8个。独具特色魅力的非公企业在市场大潮中彰显出高雅气质。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前行,从异军突起到蓬勃发展,通辽市非公经济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气势,占领“大市场”、创造“大产值”,不断在推动产业开发、活跃城乡经济、安排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力协助非公企业制定人才接济战略。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要素,只有具备了优秀的管理、研发团队,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辽市非公有制企业中,特别是一些正在成长壮大的非公企业,因管理者自身文化、专业知识的局限,造成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较低,单体规模小,人才和技术缺乏,没有建立职业管理团队,决策优选机制单一,难以打破种种限制跨越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政府在实施人才战略规划的过程中,把人才政策与人力资源向非公有制企业倾斜,加大力度给予具体支持。在非公企业中实施“高级管理人员培养计划”,每年将一定数量的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纳入市政府人才库管理,通过重点培训和跟踪服务,培养出一批素质高、懂经济、善管理的非公企业家。

不断改善人才制度,针对非公企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出台优惠政策,帮助非公企业建设住宅小区,以改善职工住房和生活条件,增强企业凝聚力。完善人才劳动力服务平台,强化职业中介管理、劳务交流协作、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配套服务,强化为非公企业人才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启动对企业用工的免费培训和场定向培训,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技术人才。